烏龜飼養終極指南:從品種選擇、環境佈置到禁忌事項,新手必看全攻略!

每次蹲在我的龜缸前,看着這些慢吞吞的小傢伙,就覺得特別療癒。養龜真的不像養貓狗那麼熱鬧,牠們安安靜靜地陪伴,自有牠的魅力。但說真的,「烏龜飼養」絕不是隨便找個盆子加點水那麼簡單!這十年來,我從興奮入手到懵懂無知、從痛失愛龜到摸出門道,繳的學費可不少。今天就把這些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想入坑或正在迷茫的你。核心就是圍繞著「烏龜品種」、「烏龜飼養環境」、「烏龜飼養方法」和那些絕對不能碰的「烏龜飼養禁忌」。這四個重點,貫穿了養龜的始終。
目錄
養龜第一步:認清你家主子是誰!搞懂「烏龜品種」是關鍵
拜託!千萬別衝動!看到水族館或爬店裡可愛的小龜就馬上帶回家。這是新手最容易栽跟頭的地方。不同的龜,生活習性差別可大了去了!這直接決定了你後面要準備什麼樣的烏龜飼養環境和採用哪種烏龜飼養方法。
常見寵物龜大不同:
- 水龜 (Aquatic Turtles): 這是最常見的寵物龜類別,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裡,上岸主要是曬太陽(曬背)和產蛋。牠們游泳能力好,偏肉食性(幼龜)到雜食性(成龜)。像是:巴西龜(紅耳龜)、斑龜(長尾龜)、豬鼻龜、地圖龜、甜甜圈龜等等。巴西龜絕對是入門款,生命力強(但也別因此隨便養!),價格便宜。斑龜是台灣本土種,適應本地氣候,也很常見。
- 半水棲龜 (Semi-Aquatic Turtles): 這類龜需要水域也需要足夠的陸地區域。牠們在水中進食、游泳,但休息、曬背和活動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在陸地上。像是:黃頭側頸龜、瑪塔龜(枯葉龜)、一些蛋龜類(如巨頭蛋龜、麝香龜)。牠們的飼養複雜度通常比純水龜高一點點。
- 陸龜 (Tortoises): 完全生活在陸地上!需要乾燥、溫暖的環境,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大部分是植食性。像是:蘇卡達象龜(長超大!)、赫曼陸龜、紅腿象龜、豹紋陸龜、星龜等等。養陸龜要考慮的空間需求和設備完全不同於水龜,而且通常需要UVB燈和加熱燈來模擬陽光和溫度。蘇卡達真的很可愛,但長大後的體型和食量/排泄量…絕對是震撼教育(我朋友就深受其”害”,陽台快變牧場了)。
- 澤龜 (Box Turtles / Pond Turtles): 這名稱有時會跟半水棲混淆,通常指那些偏向濕地環境、需要水域但陸地區域比例更高的龜種,或是箱龜類(如東部箱龜),牠們能完全閉合殼來保護自己。飼養重點同樣在水陸兼備的環境設置。
需求重點 | 水龜 (如巴西龜、斑龜) | 陸龜 (如蘇卡達、赫曼) |
---|---|---|
環境核心 | 水域為主 + 曬台 (水深至少過背,游泳區) | 陸地為主 (底材、躲避處、溫濕度梯度) |
溫度需求 | 水溫 (加溫棒) + 曬點溫度 (加熱燈) | 環境溫度梯度 + 熱點 (加熱燈/陶瓷燈) |
光照需求 | 必備 UVB 燈 (促進鈣質吸收) | 必備 UVB 燈 + 充足日照更佳 (但隔玻璃不行!) |
食物類型 | 幼龜偏肉食 → 成龜雜食 (優質飼料+魚蝦+蔬菜) | 幾乎全植食性 (多種野菜、牧草、專用飼料) |
空間重點 | 水體體積是關鍵!越大越好,龜長很快! | 平面活動面積是關鍵!越大越好! |
新手友善度 | ⭐️⭐️⭐️ (相對較高,但水質維護是重點) | ⭐️⭐️ (環境溫濕度控制要求較高) |
你看,光是最基本的烏龜品種選擇錯誤,後面的烏龜飼養環境和烏龜飼養方法就全亂套了!想像一下,你把需要曬太陽的巴西龜養在陰暗的小盒子裡(別笑,我真見過!),或是把需要乾燥環境的赫曼陸龜養在潮濕的浴室角落… 那可真是災難。記得我第一次養龜,老闆跟我說是「最好養的龜」,結果我買了隻斑龜(水龜)和… 一隻小小的「什麼星龜」(後來才知道是印度星龜,陸龜!)。回到家才傻眼,牠們需要的環境根本天差地別!最後只好忍痛(錢包更痛)立刻又去買了一套陸龜設備。這就是不搞懂烏龜品種的代價!
砸錢買設備?不!打造合適的「烏龜飼養環境」才是真功夫
確認了你要養的烏龜品種,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佈置牠的家!這裡我要強調:烏龜飼養環境絕對是養龜成功與否的最關鍵要素,沒有之一!很多龜生病、拒食、甚至死亡,追根究底都是環境出問題。別以為牠們要求低,「龜命」也是命啊!
水龜 & 半水棲龜的豪華水樂園
-
容器: 別再用那種小到轉身都困難的塑膠盆或圓缸了!那是虐待!標準是:龜甲長度的5-7倍作為容器長度,寬度至少是龜甲寬度的3-5倍。水深:水龜至少能讓牠完全浸沒並能游泳(通常建議幼龜水深過背甲2-3倍即可,成龜則需要更深的水域)。材質選玻璃缸、收納整理箱(要夠厚實)都可以。越大越好! 龜長得比你想的快!我當初給我家巴西龜「土豆」買的第一個缸,半年就嫌小了,牠整天爬牆想越獄(眼神死)。很多人問:「我的缸到底要多大?」簡單粗暴的算法:每1公分龜甲長度,至少需要10公升的水量(這只是基本生存需求,理想是15-20公升以上)。養兩隻?請乘以2,再加緩衝空間!打架搶地盤是常有的(別問我怎麼知道…)。
-
過濾系統: 這是水龜飼養的靈魂!龜的排泄量驚人,水髒得特別快。強大的過濾器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建議選擇標示處理水量是你實際水體量2-3倍以上的過濾器(例如:你有50公升水,就選標示處理100-150公升/小時以上流量的)。外掛式、沉水式、上部過濾、甚至圓筒過濾都可以。我個人偏好圓桶,安靜、濾材容量大,但價格也較高。沒有強大的過濾?等著天天換水和面對爛甲、白眼病的病龜吧! 這是我養第一隻龜學到最痛的教訓。換水頻率?好的過濾搭配定期局部換水(每次換1/3 – 1/2),可以維持不錯的水質。多久換一次?看過濾強度、餵食量和龜口密度,沒有標準答案,測水質(氨、亞硝酸鹽NO2-、硝酸鹽NO3-)最準。
-
加溫設備:
- 水溫: 加溫棒必備! 大部分水龜需要恆定的水溫(通常26-28°C最適合,視品種微調)。選擇品質可靠、有保護套、瓦數合適的加溫棒(一般建議每公升水配1.5-2瓦)。一定要配合溫度計監控!加溫棒故障煮龜湯的悲劇,爬蟲圈時有所聞(超可怕!)。
- 曬背區溫度: 需要在曬台上方設置加熱燈(聚光燈),製造一個熱點(約32-35°C),讓龜可以自行選擇上去曬暖身體,幫助消化和提升活力。曬台一定要離水! 龜要能完全離開水面,身體乾燥。可以用浮島、沉木、石頭(要穩固!避免傾倒壓傷龜)或專用曬台。
-
光照設備:
- UVB燈: 絕對絕對必備! 這是模擬陽光中紫外線B的部分,龜需要UVB來合成維生素D3,進而吸收食物中的鈣質。沒有UVB或不足,百分百會導致代謝性骨病(MBD),龜殼變形、軟軟的,最後癱瘓死亡,非常痛苦!選擇專用的爬蟲UVB燈管或燈泡(別用一般照明燈!),注意有效距離(燈具說明會寫),定期更換(通常6-12個月效能就衰退,即使燈還亮著也要換!)。UVB無法穿透玻璃或壓克力,燈必須直接照射無阻隔。
- UVA/加熱燈: 上面提到的曬背加熱燈通常也提供UVA,有助於龜的食欲、活動和自然行為。
- 自然陽光: 這是最好、最天然的來源!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讓龜直接曬到沒有玻璃/紗窗阻隔的陽光(注意避免中暑或過熱,必須提供陰涼處和飲水),時間不用長,半小時到一小時就有幫助。但這不能完全取代UVB燈,因為台灣天氣多變,且UVB燈能提供每日穩定的照射。
-
曬台與佈置: 提供多樣化的環境,如沉木供攀爬躲藏、無毒水草(可能會被吃掉)、光滑的大石頭等。讓龜有選擇,減少壓力。特別留意:避免使用尖銳、容易卡住龜肢或頭部的裝飾物!安全第一。
陸龜的溫暖小天地
-
飼養箱/圍欄: 空間!空間!空間!陸龜需要足夠的活動範圍。整理箱、訂製木箱(內壁要防水)、圍欄、甚至專門的房間角落都可以。同樣遵循「越大越好」原則。底面積比高度重要得多!
-
底材 (墊材): 選擇安全、易清理、能保持一定濕度(視品種需求)的材質。常見的有:
- 無菌土/赤玉土/爬蟲沙混合: 較自然,適合需要較低濕度的品種(如蘇卡達、豹龜)。
- 樹皮塊/森林地表墊材: 保濕性較好,適合需要稍高濕度的品種(如紅腿)。
- 磁磚反面/塑膠草皮: 好清理,但自然度低,通常作為局部鋪設。
- 報紙/廚房紙巾: 方便更換,適合隔離或短期使用,但毫無環境豐富性。
- 絕對避免:貓砂、細沙(易誤食腸阻塞)、松木/杉木屑(氣味有毒)、碎核桃殼(尖銳危險)。
-
熱點與溫度梯度: 使用加熱燈(聚光燈)或陶瓷加熱器(不發光) 在飼養箱的一端製造一個熱點(視品種而定,通常32-38°C)。箱子的另一端則應保持較低的溫度(通常約24-26°C),形成溫度梯度,讓龜可以自己移動到舒適的區域。夜間是否需要加溫?看品種和室溫! 大部分陸龜能忍受稍低(但也不能過冷,約20-24°C)的夜溫。怕冷或幼龜可能需要使用陶瓷加熱器或夜燈(紅光或藍光,對龜干擾較小)補充夜間溫度。一定要用溫度計監控不同區域的溫度!
-
UVB燈: 和養水龜一樣,絕對必備! 重要性不再贅述。選擇合適強度的陸龜專用UVB燈管或燈泡,注意有效距離和定期更換。讓燈光能直接照射到龜身上。
-
躲藏處: 提供一至多個能讓龜完全隱蔽、有安全感的洞穴或遮蔽物。這對減輕壓力非常重要。
-
水盆: 提供一個淺水盆,龜能自由進出飲水和泡澡(有些龜喜歡)。水要每天更換保持清潔。
-
環境濕度: 不同品種的陸龜對濕度要求差異很大!
- 沙漠型(蘇卡達、豹龜):需要較低的濕度(約30-50%),但幼龜和躲藏處內可以稍高。
- 森林型(紅腿、黃腿):需要較高的濕度(約60-80%)。 使用加濕器、定期噴霧(注意不要噴到龜或讓環境過於潮濕滋生細菌)、放置保濕的墊材層、使用濕度高的躲藏穴(如苔蘚盒)等方法來調控。一個可靠的溫溼度計是必需品。
餵食有學問:搞對「烏龜飼養方法」,龜龜健康不生病
解決了烏龜品種和烏龜飼養環境這兩大基石,接下來就是日常的「伺候」了。烏龜飼養方法涵蓋了餵食、清潔、互動和健康觀察。餵食是其中最容易出錯的一環!
水龜 & 半水棲龜吃什麼?
- 核心原則:營養均衡,避免單一! 別再只餵那種幾十塊一大罐的彩色乾蝦了!營養價值超低,還容易污染水質。
- 優質主食:
- 專用龜飼料: 選擇信譽良好品牌的水龜專用飼料。這是營養均衡的基礎,通常添加了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看成分表,蛋白質來源好的(魚粉、蝦粉等)。不同品牌、顆粒大小(適合龜口)的可以輪著餵。
- 活餌/生鮮(適量): 提供天然行為刺激和額外營養。例如:去殼剪碎的溪蝦、黑殼蝦(小心寄生蟲,冷凍過較安全)、朱文錦/小魚(別餵太多,脂肪高)、冷凍紅蟲、麵包蟲(少量,難消化)、蟋蟀(少量)。切記:活餌是零食/補充品,非主食!
- 植物性食物(隨龜齡增加比例): 很多水龜成龜會轉向更雜食。可以嘗試:浮萍、水生植物(金魚藻)、洗淨撕碎的深綠色蔬菜(芥藍、青江菜、A菜葉)、小黃瓜、胡蘿蔔絲等。牠們可能不愛吃,但可以嘗試加入。
- 餵食頻率與份量:
- 幼龜 (甲長 通常每天餵1-2次,量以5-10分鐘內吃完為準。高蛋白需求。
- 亞成龜 (快速成長期): 每天餵一次或少量多餐。
- 成龜: 可以隔天餵一次,或少量每天餵。植物性比例可提高。觀察龜的體態,避免過胖!
- 餵食地點: 最好在另一個容器餵食活餌或容易弄髒水質的食物,吃完再放回主缸,有助於保持水質。餵飼料在主缸沒問題。
陸龜吃什麼?
- 核心原則:高纖維、低蛋白、低糖、高鈣磷比! 這和肉食性的水龜完全不同!千萬別亂餵水果、狗貓糧、肉類! 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腎衰竭、隆背等)。
- 理想主食:
- 多種深綠色野菜野草: 這是黃金標準!車前草、蒲公英葉(花和梗也行)、桑葉、構樹葉、咸豐草(鬼針草)、昭和草、紫花苜蓿(鮮草或乾草)、扶桑花葉、仙人掌(去刺)等。盡量多樣化採集(避開污染區、農藥區!)。自己認識植物很重要!
- 牧草: 提摩西草、果園草等禾本科牧草是纖維的重要來源,應長期供應(尤其是成龜)。幼龜可能不愛吃纖維太粗的草,可以剪碎混入菜葉或選擇較嫩的草。
- 市售蔬菜(適量輔助): 油麥菜、A菜、大陸妹、芥藍菜葉、青江菜、小黃瓜片、胡蘿蔔絲、櫛瓜、甜椒等。注意:高草酸蔬菜(菠菜、甜菜葉)或高Goitrogen蔬菜(高麗菜、大小白菜、花椰菜)應極少量或避免。
- 專用陸龜飼料: 選擇高纖維、以草和植物為基礎的優質陸龜飼料。可作為營養補充或天氣不好時的替代品(約佔總食物20-30%),不應作為唯一主食。泡軟後混在菜裡。
- 營養補充:
- 鈣粉: 非常重要!每週在食物上輕撒1-2次含D3的爬蟲專用鈣粉。 (如果你的龜能經常曬到充足的自然陽光,D3頻次可降低)。
- 綜合維生素粉: 每週1-2次(與鈣粉錯開),選擇爬蟲專用。
- 餵食頻率與份量:
- 幼龜、亞成龜: 建議每天餵食一次,份量約等於牠的頭部大小(連脖子)的體積。提供新鮮牧草隨時可取食。
- 成龜: 可以每天餵或隔天餵一次,份量可稍增,但牧草應佔最大比例,避免過度餵食導致肥胖和健康問題。新鮮飲水隨時供應。
- 餵食小技巧: 把菜葉撕成大塊或整片給,讓龜自己撕咬鍛鍊喙部。不同種類的菜分開擺放或混合,增加覓食樂趣。
食物項目 | 水龜/半水棲龜 | 陸龜 | 備註說明 (個人觀察與建議) |
---|---|---|---|
優質水龜/陸龜專用飼料 | ✅ | ✅ | 選對種類! 水龜飼料蛋白高,陸龜飼料纖維高。好品牌很重要。 |
新鮮深綠色葉菜 (油麥菜、A菜等) | ⚠️少量/成龜 | ✅ | 水龜幼龜不愛吃也難消化。陸龜主食之一,務必多種類輪換。 |
野菜野草 (車前草、蒲公英) | ⚠️少量/成龜 | ✅⭐️最佳 | 陸龜最理想食物!纖維高、營養均衡。務必洗淨無農藥。 |
牧草 (提摩西草) | ❌不吃 | ✅必備 | 陸龜纖維核心來源,成龜尤其重要。幼龜可給軟嫩草尖。 |
冷凍紅蟲/黑殼蝦 | ✅適量 | ❌禁忌 | 水龜的優質蛋白補充。陸龜絕對不可!會傷腎。 |
水果 (蘋果、香蕉、番茄) | ⚠️極少量當零食 | ⚠️極極少量 (紅腿稍寬容) | 高糖分!易導致腸胃問題、寄生蟲爆增、挑食。能免則免。 |
生肉/熟肉 | ⚠️非必要,極少 | ❌禁忌 | 水龜吃優質飼料和魚蝦即可。肉類易污染水質。陸龜絕對不行! |
彩色乾蝦/麵包蟲乾 | ❌不推薦 | ❌禁忌 | 營養極差、添加物多、易汙染水質、易讓龜挑食。垃圾食物! |
乳製品 (牛奶、起司) | ❌ | ❌ | 龜無法消化乳糖!絕對禁止。 |
清潔與日常維護
- 水龜缸:
- 定期用虹吸管抽掉缸底的糞便殘餌(每次換水時做)。
- 定期換水(頻率取決於過濾效能和龜隻密度,通常每週換1/3 – 1/2,用除氯過的水)。
- 定期清洗過濾棉/濾材(用換出來的缸水輕輕搓洗,避免破壞硝化菌)。
- 缸壁長藻了?刮藻刀是你的好朋友。太髒了?徹底清洗消毒(但要保留部分舊濾材或立刻補硝化菌)。
- 陸龜窩:
- 每天撿拾排泄物。
- 定期更換弄髒的底材區域。
- 水盆每天清洗換水。
- 定期(如每週或每兩週)進行較全面的環境清潔消毒(龜移到安全處)。
- 龜體清潔: 通常不需要,龜會自己清潔。但若殼上沾黏髒污,可以用軟毛牙刷輕輕刷洗(水龜在水中即可)。嚴禁使用人類的沐浴乳、肥皂!
互動與健康觀察:龜龜不說話,你要更細心
- 互動: 龜不是貓狗,牠們通常不喜歡被頻繁抓握把玩,這會造成極大壓力。欣賞牠們的自然行為(游泳、曬背、覓食)就是最好的互動。溫和、安靜地接近牠們,習慣後可以在你靠近時餵食建立連結。強迫抓出來玩?算了吧,雙方都不愉快。
- 健康觀察 (每日必修課!):
- 精神狀態: 眼神明亮?活動力正常?(不同龜個性不同,要了解自己龜的「正常」狀態)。
- 食欲: 正常進食嗎?突然拒食是生病的重要警訊!
- 排泄: 糞便形狀、顏色、質地正常嗎?(水龜糞便通常偏綠或褐,長條狀;陸龜糞便應成形,含纖維渣)。有無拉稀或異常分泌物?
- 外觀:
- 殼: 有無軟化、凹陷、隆起、異常紋路生長、裂痕、潰爛(爛甲)?
- 皮膚: 有無紅腫、脫皮異常、白點、潰瘍?
- 眼睛: 是否明亮有神?有無腫脹、分泌物、無法睜開(白眼病)?
- 鼻孔: 通暢嗎?有無黏液、泡泡(呼吸道感染徵兆)?
- 嘴巴: 有無潰瘍、異常黏液?呼吸有無雜音?
- 四肢/尾部: 活動正常嗎?有無腫脹、傷口?
- 定期測量體重: 一個月量一次體重(用廚房電子秤),記錄成長和健康變化。異常減輕要警惕!
千萬別踩雷!新手必知的「烏龜飼養禁忌」
講了這麼多該做的,現在來談談絕對「不該做」的!這些烏龜飼養禁忌,輕則讓龜生病受苦,重則直接致命。很多都是血淚教訓(有些是我自己的,有些是看別人慘痛的經驗…)。
環境相關禁忌
- 禁忌一:空間太小! 這是頭號殺手!把龜養在小盒子、小圓缸、淺淺的塑膠盆裡,限制牠們活動空間,是極大的虐待。後果:壓力大、活動不足、畸形、水質快速惡化(水龜)、無法建立溫度梯度(陸龜)。請給牠們符合體型、能自由活動的空間!
- 禁忌二:忽略溫度和UVB! 不加溫、不提供熱點、不使用專用UVB燈。後果: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拒食、最嚴重是致命的代謝性骨病(MBD)(殼軟變形、骨折、癱瘓)!別以為台灣冬天不冷,溫差就足以讓龜生病。UVB燈是必需品!
- 禁忌三:水龜環境沒過濾或過濾太弱! 後果:水質快速惡化,導致爛甲、爛皮、白眼病、呼吸道感染等嚴重疾病。天天換水也無法取代強力過濾帶來的穩定水質(硝化系統)。
- 禁忌四:陸龜環境濕度亂搞! 沙漠龜長期養在高濕環境,或森林龜養在過乾燥環境。後果:呼吸道疾病、殼畸形、結石等問題。了解你的龜種需求!
- 禁忌五:混養不當! 不同種類龜混養(習性差異大)、體型差異過大混養(大欺小)、同種公龜多隻混養(爭鬥)。後果:打架、咬傷、斷尾、緊迫拒食甚至死亡。混養風險高,需極大空間和密切觀察,新手建議單養。
- 禁忌六:使用危險底材/裝飾! 陸龜用細沙(誤食腸阻塞)、貓砂(誤食膨脹)、松杉木屑(有毒揮發物)、尖銳石頭裝飾。水龜缸用易卡住龜的裝飾。後果:中毒、腸阻塞、外傷、溺水。
餵食相關禁忌
- 禁忌七:餵食不當!
- 水龜只餵乾蝦/麵包蟲: 營養極度不良!後果:維生素缺乏(特別是A)、殼軟、眼疾。
- 陸龜餵高蛋白/高糖/高草酸食物: 餵肉類、貓狗糧、過多水果、菠菜等。後果:腎衰竭、肝臟問題、嚴重蛀喙、寄生蟲爆增、挑食、隆背。陸龜是吃草的!
- 餵人類加工食品: 麵包、餅乾、火腿腸等。後果:消化不良、營養失衡、健康惡化。鹽分對牠們是負擔!
- 餵食頻率過高或份量過多: 後果:肥胖(尤其陸龜)、消化不良、成長過快導致畸形、水質惡化加速(水龜)。
- 禁忌八:忽略營養補充! 不補充鈣粉(特別是飼養在室內無法充分曬太陽的龜)。後果:代謝性骨病(MBD)。
健康與互動禁忌
- 禁忌九:生病不看醫生! 龜的忍痛能力很強,當你發現明顯症狀時,通常病情已經不輕。龜生病了,請務必找專業的爬蟲獸醫!不要自己亂投藥,很多人類或貓狗用的藥對龜是劇毒!延誤治療很容易死亡。台灣專精爬蟲的獸醫不多,但請努力尋找。
- 禁忌十:強迫抓玩、頻繁打擾! 把龜抓出來把玩拍照、強迫互動。後果:龜會承受極大壓力,導致拒食、免疫力下降。讓牠們安靜生活吧!牠們不是玩具。欣賞 > 觸摸。
養龜真心話:責任與承諾
寫到這裡,感覺把這十年踩過的坑、學到的東西都倒出來了。養龜,真的不是件簡單輕鬆的事。牠們壽命很長(水龜十幾年、陸龜動輒三五十年甚至更長),這意味著一份長達數十年的承諾。牠們不像貓狗會熱情回應你,更多時候是安靜地存在。牠們的醫療資源少,費用可能不低。牠們長大會需要更大的空間(想想蘇卡達…)。
但當你看到牠們健康地游泳、努力地啃食菜葉、在燈光下舒服地伸展四肢,那種滿足感真的很特別。牠們教會我耐心、責任感和對生命的尊重。每隻龜都有自己的個性,觀察牠們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在你決定帶一隻龜回家前,請務必問自己:
- 我真的了解這個烏龜品種的需求嗎?
- 我能負擔並長期維持一個合適的烏龜飼養環境嗎?(設備、空間、電費)
- 我能堅持正確的烏龜飼養方法,提供合適的食物和日常照顧嗎?
- 我能遵守那些重要的烏龜飼養禁忌嗎?
- 我能承諾照顧牠一輩子(可能是我的半輩子)嗎?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歡迎你加入龜友的行列!牠們會用牠們獨特的方式,成為你生活中安靜而長久的夥伴。開始之前,強烈建議多做功課,除了我這篇嘮叨文,多看看不同來源的資訊,特別是針對你想養的特定龜種。認識越多的烏龜品種差異,越能幫助你做出合適的選擇和準備。記得,養牠,就要愛牠一輩子。
延伸閱讀:龜友必備知識庫
寫著寫著感覺還有很多細節沒說完(養龜的學問真的深!)。以下是一些我覺得實用、內容紮實的資源連結,特別推薦給想更深入瞭解龜類飼養的朋友:
- 詳細龜種圖鑑:從水龜到陸龜,常見寵物龜品種一次看懂! – 這篇對常見寵物龜的介紹和圖片整理得很清楚,尤其適合想辨識龜種和瞭解基本習性的新手。圖鑑類資源多看幾個互相比較會更好。
- 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 – 關注台灣原生龜類保育,也有飼養知識分享(搜尋就有)。
- 「小楊子的龜窩」論壇 – 台灣老牌的爬蟲論壇,資料豐富,魚龍混雜需自行判斷,但仍有許多前輩經驗可挖寶。
- 專業爬蟲獸醫診所清單(請自行搜尋最新資訊) – 事先知道哪裡有能看龜的醫生非常重要!別等生病才急著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