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全解析:定義說明、15種常見類型、處理對策、申訴流程與預防方法

遭遇職場霸凌卻不知如何應對?本文明確定義職場霸凌,列舉15種常見職場霸凌行為,教你有效處理方式與申訴流程,並提供預防策略,助你打造安全職場環境!
身為一名職場老手、資深HRBP,我見過太多因為職場霸凌而影響工作狀態,甚至影響到職業生涯的案例。職場霸凌這種隱形又具殺傷力的問題,不僅影響個人的工作心情,還可能對公司文化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今天,我將從職場霸凌的定義、常見形式、處理方法、申訴流程,以及如何預防這五個方面,帶大家深入了解這個議題。
一、職場霸凌定義
(一)什麼是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指的是在工作場所中,一個或多個人對他人進行持續性的負面行為,這種行為可能包括言語攻擊、心理壓迫、排擠孤立等,目的在於削弱對方的自信、工作能力,甚至使其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感。職場霸凌與一般的職場衝突不同,它具有持續性和蓄意性,而且通常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二)職場霸凌的特徵
- 權力不對等:霸凌者通常擁有比受害者更高的職位或權力,能夠利用職權進行打壓。
- 持續性:霸凌行為不是偶發事件,而是長期反覆出現。
- 蓄意性:霸凌者有明確的意圖,要對受害者造成心理或生理上的傷害。
- 隱蔽性:霸凌行為常常不直接,而是透過間接的方式,如排擠、冷暴力等。
(三)職場霸凌的影響
- 對個人:造成心理壓力、降低工作滿意度,甚至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 對組織:降低團隊士氣、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導致人才流失。
(四)職場霸凌的範圍
職場霸凌不僅發生在同事之間,也可能發生在上下級之間,甚至跨部門。例如,高階主管對基層員工的打壓,或是老員工對新人的排擠,都是職場霸凌的常見形式。
(五)職場霸凌的隱蔽性
職場霸凌常常被忽視,因為它不像身體暴力那樣明顯。很多受害者因為害怕報復或影響職業發展,選擇隱忍。這也使得職場霸凌成為一個難以根除的問題。

二、15種常見職場霸凌
(一)言語霸凌
- 公開羞辱:在會議或同事面前,對某人進行公開批評或羞辱。
- 嘲笑或諷刺:用諷刺的語氣或言語嘲笑對方的工作能力或個人特質。
- 謊言或誣陷:散佈不實的資訊,誣陷對方的工作表現或個人品德。
(二)心理霸凌
- 排擠孤立:故意不邀請對方參加團隊活動,或在工作上將其排除在外。
- 冷暴力:對對方的工作成果或需求完全無視,裝作沒看到。
- 威脅恐嚇:用言語或行為暗示,如果對方不順從,就會受到懲罰或失去工作。
(三)工作霸凌
- 過度工作負荷:故意分配超過對方能力範圍的工作量,導致其無法完成。
- 搶功勞:將對方的工作成果歸功於自己,或故意不提及對方的貢獻。
- 設置障礙:在工作流程中故意設置障礙,阻礙對方的工作進度。
(四)性騷擾霸凌
- 不當言語:對同事進行性暗示或言語上的性騷擾。
- 不當肢體接觸:在對方不願意的情況下,進行肢體上的接觸。
- 性別歧視:因為性別而對對方進行不公平的對待,如不給予晉升機會。
(五)灰色地帶霸凌
- 微侵略:看似無害的言語或行為,但長期累積會對對方造成心理壓力。
- 被動攻擊:用間接的方式表達不滿,如故意拖延工作、不配合等。
- 權力遊戲:利用職權或人際關係,對對方進行打壓或排擠。
(六)Q&A:哪些行為算灰色地帶”軟霸凌”?
問題:哪些行為算灰色地帶”軟霸凌”?
回答:灰色地帶的”軟霸凌”通常不易被察覺,但長期會對受害者造成心理壓力。例如,故意忽略對方的意見、在工作上冷落對方、或用微妙的言語暗示對方不夠好。這些行為看似無害,但長期累積會讓受害者感到孤立無援。
(七)Q&A:如何區分嚴格管理和霸凌?
問題:如何區分嚴格管理和霸凌?
回答:嚴格管理是為了達成工作目標,對員工的工作表現提出合理的要求;而霸凌則是出於個人情緒或權力打壓,對員工進行不公平的對待。例如,主管對員工的工作進行嚴格的檢查,但同時提供指導和幫助,這是嚴格管理;但如果主管只是批評和羞辱員工,而不提供任何幫助,這就是霸凌。
三、職場霸凌如何處理
(一)認清霸凌行為
- 記錄證據:將霸凌行為的時間、地點、參與者、具體內容記錄下來,作為日後申訴的證據。
- 識別霸凌模式:注意霸凌行為是否具有持續性和蓄意性,這是區分霸凌和一般衝突的關鍵。
- 評估影響:了解霸凌行為對自己心理和工作的影響,判斷是否需要採取行動。

(二)與霸凌者溝通
- 直接對話:如果情況允許,可以嘗試與霸凌者進行直接對話,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立場。
- 設定界限:明確告訴對方,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並要求對方停止。
- 保持冷靜:在溝通時保持冷靜,避免情緒化的反應,這樣才能有效傳達自己的意思。
(三)尋求支持
- 向同事傾訴:與信任的同事分享自己的遭遇,尋求他們的意見和支持。
- 聯繫HR或主管:如果霸凌行為嚴重,可以聯繫HR或直接主管,尋求公司的幫助。
- 加入支持團體:有些公司或組織會提供職場霸凌的支持團體,可以加入其中,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幫助。
(四)Q&A:遭遇霸凌第一步該做什麼?
問題:遭遇霸凌第一步該做什麼?
回答:第一步是冷靜下來,不要立即做出情緒化的反應。然後,記錄下霸凌行為的細節,包括時間、地點、參與者、具體內容等。這些記錄將成為你日後申訴的重要證據。
(五)Q&A:職場霸凌的加害者通常是哪些人?
問題:職場霸凌的加害者通常是哪些人?
回答:職場霸凌的加害者通常是那些擁有權力或地位的人,如主管、高階員工等。他們可能因為個人情緒、權力欲望或對受害者的嫉妒,而對其進行霸凌。此外,有些加害者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心理問題,如自卑、不安全感等,而將這些情緒轉嫁到他人身上。

四、職場霸凌申訴流程
(一)了解公司政策
- 閱讀員工手冊:公司通常會在員工手冊中詳細說明職場霸凌的申訴流程。
- 諮詢HR:如果不確定公司的政策,可以聯繫HR,尋求專業的指導。
- 了解申訴時效:注意申訴的時效性,避免錯過申訴的最佳時機。
(二)提交申訴書
- 寫清楚事實:在申訴書中,要詳細描述霸凌行為的時間、地點、參與者、具體內容等。
- 附上證據:將記錄的證據,如郵件、短信、錄音等,附在申訴書中。
- 明確訴求:在申訴書中,要明確提出自己的訴求,如要求霸凌者停止行為、公開道歉等。
(三)參與調查
- 配合調查:在申訴後,公司會進行調查,要積極配合調查人員的工作。
- 提供證人:如果有同事或其他目擊者,可以提供他們的聯繫方式,協助調查。
- 保持耐心:調查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要保持耐心,等待調查結果。
(四)申訴結果
- 接受結果:如果調查結果證實了霸凌行為,公司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如警告、調職、甚至解雇霸凌者。
- 不滿結果:如果對調查結果不滿,可以提出上訴,要求重新調查。
- 法律途徑:如果公司未能妥善處理,可以考慮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五)Q&A:職場霸凌申訴流程需要注意什麼?
問題:職場霸凌申訴流程需要注意什麼?
回答:申訴流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和專業。記錄證據、寫清楚事實、明確訴求,並積極配合調查。此外,要注意申訴的時效性,避免錯過申訴的最佳時機。

五、如何預防職場霸凌
(一)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
- 尊重與包容:公司應建立尊重和包容的文化,鼓勵員工相互尊重,避免歧視和排斥。
- 開放溝通:鼓勵員工之間開放溝通,及時解決問題,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矛盾。
- 團隊合作: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讓員工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個體。
(二)提供培訓和教育
- 霸凌認知培訓:定期為員工提供職場霸凌的認知培訓,讓員工了解什麼是霸凌,如何識別和應對。
- 溝通技巧培訓:提供溝通技巧的培訓,幫助員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 心理支持:為員工提供心理支持,如心理諮詢、壓力管理等,幫助他們應對職場壓力。
(三)建立申訴機制
- 匿名申訴:建立匿名申訴機制,讓員工在感到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地揭發霸凌行為。
- 快速處理:申訴後,公司應快速處理,避免問題惡化。
- 反饋結果:在處理完申訴後,要向員工反饋結果,讓他們知道公司對此事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四)Q&A:如何防止霸凌影響職業生涯?
問題:如何防止霸凌影響職業生涯?
回答:防止霸凌影響職業生涯,首先要勇敢地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其次,要積極尋求支持,如聯繫HR、加入支持團體等。最後,要保持良好的工作表現,證明自己的能力,避免因為霸凌而影響職業發展。
(五)15種常見職場霸凌的排名與應對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15種常見職場霸凌的嚴重程度,以下是一個簡單的排名和應對建議:
排名 | 霸凌形式 | 嚴重程度 | 應對建議 |
---|---|---|---|
1 | 性騷擾霸凌 | ★★★★★ | 立即向HR或主管報告,保留證據,必要時尋求法律幫助。 |
2 | 威脅恐嚇 | ★★★★☆ | 記錄證據,聯繫HR或主管,尋求公司的保護。 |
3 | 公開羞辱 | ★★★☆☆ | 冷靜應對,記錄證據,必要時向HR申訴。 |
4 | 排擠孤立 | ★★★☆☆ | 尋求同事支持,聯繫HR,尋求公司的介入。 |
5 | 過度工作負荷 | ★★☆☆☆ | 與主管溝通,明確工作範圍,必要時向HR申訴。 |
6 | 搶功勞 | ★★☆☆☆ | 記錄證據,向主管或HR說明情況,要求公正對待。 |
7 | 設置障礙 | ★★☆☆☆ | 記錄證據,向主管或HR申訴,要求清除障礙。 |
8 | 嘲笑或諷刺 | ★★☆☆☆ | 直接回應,表明不接受這種行為,必要時向HR申訴。 |
9 | 謊言或誣陷 | ★★★☆☆ | 記錄證據,向HR申訴,要求澄清事實。 |
10 | 冷暴力 | ★★☆☆☆ | 尋求同事支持,聯繫HR,尋求公司的介入。 |
11 | 微侵略 | ★★☆☆☆ | 記錄證據,向HR申訴,要求改善工作環境。 |
12 | 被動攻擊 | ★★☆☆☆ | 記錄證據,向HR申訴,要求明確工作要求。 |
13 | 權力遊戲 | ★★★☆☆ | 記錄證據,向HR申訴,要求公正對待。 |
14 | 性別歧視 | ★★★★☆ | 立即向HR或主管報告,保留證據,必要時尋求法律幫助。 |
15 | 不當肢體接觸 | ★★★★★ | 立即向HR或主管報告,保留證據,必要時尋求法律幫助。 |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個在人力資源戰場深耕15年的HRBP老兵。從招聘一線到組織戰略,我練就了獨特的「人才解碼眼」和「業務翻譯術」。曾幫助5家企業完成人才體系升級,用人效提升說話是我的專長。這裡沒有教科書理論,只有經過驗證的實戰心得:如何用三句話讓CEO點頭你的HR方案、怎樣用數據預判離職風險、哪些面試問題能看透候選人潛力。如果你也相信人力資源是驅動業務的隱形引擎,歡迎一起探討組織與人的無限可能